
对于二战考研人来说,“重来一次” 的勇气背后,藏着对 “再次失败” 的恐惧。尤其是数学这门 “拉分重灾区”,不少一战栽在数学上的考生,二战时仍深陷 “知识点零散、做题没思路、错题反复错” 的困境。但来自河南的二战考生李同学,却在研趣考研的帮助下,将数学成绩从一战的 30 分提升至 120 分,成功上岸目标院校。今天,我们就来拆解研趣如何帮助 “落榜生” 打破备考魔咒,实现数学逆袭。
李同学的一战经历,是无数数学薄弱二战生的缩影:翻开教材,高中和大学的知识点像 “断了线的珠子”,函数定义域、导数公式看似眼熟,一做题就卡壳;刷真题时,综合题连题干都读不懂,更别提梳理解题步骤;遇到错题只能对着答案硬抠,看懂了答案却没搞懂 “为什么这么做”,下次遇到同类题依旧出错。
这些痛点的本质,是二战生在一战时没有建立起 “系统化的知识体系” 和 “针对性的解题逻辑”。多数二战生会陷入 “盲目刷题” 的误区 —— 以为刷完 1000 题就能提分,却忽略了 “基础不牢” 的根本问题;也有人会照搬一战的学习方法,试图通过 “延长学习时间” 弥补差距,结果效率越来越低,心态越来越崩。
研趣考研针对二战数学考生的痛点,设计了 “基础通关 — 题型突破 — 错题溯源” 的三阶提分体系,每一步都精准踩中备考关键节点。
二战生的 “基础薄弱”,不是 “完全不会”,而是 “知识点碎片化”。研趣的基础通关课没有直接讲难题,而是从 “概念拆解 + 生活案例 + 即时检测” 三个维度,帮学员重建知识体系。
比如讲解 “极限” 概念时,老师不会直接抛出公式,而是用 “一杯水每次喝一半,永远喝不完但会趋近于 0” 的生活案例,让抽象概念变得具象;讲易混公式时,会制作 “对比表格”—— 将导数与微分的区别、定积分与不定积分的联系清晰罗列,避免学员记混;每节课后配套的 “即时小测”,题目难度与知识点完全匹配,比如学完 “导数的四则运算”,小测题就是基础求导计算,做错后还能查看 “分步解析”,明确是公式记错还是步骤遗漏。
李同学跟着基础课学了 2 个月后,之前 “卡壳” 的简单题有了明显变化:做 “求函数极值” 题时,再也不会漏掉 “判断二阶导数符号” 的步骤;简单题的正确率从一战的 30% 提升至 80%,为后续攻克中档题打下了基础。
基础补牢后,二战生的核心需求是 “会做真题里的综合题”。研趣的题型专项突破课,将考研数学常考的知识点拆解成 18 个大类,每个题型都配套 “解题模板”,帮学员建立 “看到题目就知道用什么方法” 的条件反射。
比如针对 “证明函数不等式”,老师总结出 “三步走模板”:第一步构造辅助函数,第二步求导判断单调性,第三步代入端点值验证;针对 “数列极限证明题”,会明确 “夹逼准则” 和 “单调有界准则” 的适用场景 —— 当题干给出 “数列与不等式结合” 时用夹逼准则,给出 “递推公式” 时用单调有界准则。
李同学之前对 “微分方程 + 导数应用” 的综合题完全无从下手,学完题型课后,能快速拆解题目:先判断微分方程的类型,用对应方法求通解,再结合导数应用分析函数性质。到二战后期,他做中档题的得分率从 10% 提升至 70%,模考时再也不会出现 “一道题想半小时” 的情况。
二战生最害怕的是 “在同一个地方反复跌倒”。研趣的 “错题溯源表” 和 “真题精讲课”,帮学员从根本上解决错题问题。
研趣设计的 “考研数学错题溯源表”,比普通错题本多了三个关键维度:“学科模块”(高数 / 线代 / 概率论)、“真题出处”(如 2023 数二第 10 题)、“解题逻辑漏洞”(步骤缺失 / 方法选错)。李同学之前错了 “泰勒展开式应用” 题,只标注 “公式错”,老师批改时让他补充:“学科模块:高数;知识点漏洞:泰勒展开式余项处理;解题逻辑漏洞:未判断 x→0 时等价无穷小替换优先级”。通过这种 “精准溯源”,李同学逐渐发现自己常错的是 “积分限确定” 和 “分布函数右连续性质”,针对性补课后,错题率大幅下降。
此外,研趣的真题精讲课不仅讲 “答案是什么”,更讲 “命题人挖了什么坑”。比如讲解 2023 年 “积分几何应用” 题时,老师会提醒:“这类题近年更倾向结合实际场景,求旋转体体积时会给具体几何图形,要先确定坐标系再计算”。这种 “命题思路分析”,让李同学在考场上遇到类似题时,能快速找到解题切入点。
二战备考的压力,远大于一战。研趣的 “陪伴式服务”,是李同学能坚持到最后的重要原因。
研趣为每个二战学员配备 “专属答疑群”,主讲老师 24 小时在线 —— 李同学曾在凌晨 1 点遇到 “洛必达法则适用条件” 的疑问,拍照发到群里后,老师 1 小时内回复,还特意提醒 “二战别熬夜,早上再复盘效果更好”;考前 2 个月,班主任会结合学员的错题溯源表,调整复习计划,比如发现李同学 “线代二次型” 错得频繁,就推送 “二次型专项微课” 和 10 道同类真题,避免他在薄弱环节浪费时间。
“查完成绩那天,我反复确认了三遍 —— 数学 120 分,比一战高了 90 分。” 李同学说,他的逆袭不是因为 “突然变聪明”,而是研趣帮他找对了方向:“基础课帮我补牢地基,题型课教我解题方法,错题溯源帮我避开陷阱。二战不可怕,怕的是用错方法再走一次弯路。”
1. 别跳过基础直接刷题:如果简单题正确率低于 70%,先跟着研趣基础课梳理知识点,再刷真题;
2. 用 “错题溯源表” 代替普通错题本:精准标注 “知识点漏洞” 和 “解题逻辑”,避免重复犯错;
3. 遇到问题及时问:研趣的答疑群能帮你节省 “硬抠答案” 的时间,更高效地补漏。
二战是 “查漏补缺” 的过程,不是 “重复一战” 的过程。选择像研趣这样 “针对性强、注重方法” 的课程,才能让你的 “重来一次”,变成 “一次成功”。
关注【研趣考研】公众号
获取最新考研动态、备考干货和院校解析。
专业课程辅导,助你高效备考!
联系方式李老师:19314033735
微信号:yanquhm

【研趣】——你的上岸好帮手!
研趣考研官方视频号
研趣在线智能学习系统
研趣考研官方公众号
电话 :19314033735
地址 :合肥市庐阳区中辰创富工坊A座一层、二层